2025/10/26 11/00/10
看到有人突然倒地、全身抽搐、意识不清,很多朋友第一反应就是慌了神,这到底是不是癫痫大发作?作为北京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癫痫的“大发作”表现确实很有冲击力,但你知道吗,识别它的典型特征和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对患者来说真的至关重要。今天咱们就一起看看,癫痫大发作时到底身体会发生什么,我们又该怎么帮忙!
癫痫大发作的典型症状,分阶段看更清楚
癫痫大发作,医生们通常叫它“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它的过程其实挺有规律的,一般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强直期:这一下可不得了,患者通常会突然意识丧失,要是站着可能直接就摔倒了。全身的肌肉变得僵硬得像块木头,这就是“强直”。这时候头可能会后仰,眼睛往上翻,牙关紧紧咬住,因为呼吸肌肉也僵住了,气出不来,有时会发出一声类似尖叫的声音(痫叫),脸上和嘴唇可能因为缺氧而发青发紫。这个阶段通常比较短,大概十几二十秒。
阵挛期:紧跟着强直期就来的是阵挛期,这时候全身的肌肉从持续僵硬变成了一阵阵、有节律的抽动,这就是“阵挛”。抽动的时候,可能口边会冒出白沫,如果不小心咬伤了舌头或者口腔黏膜,白沫里还可能带血丝。有时候会因为控制不了膀胱和肠道,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这个抽动的过程可能会持续一两分钟。
发作后期:抽搐慢慢停下来之后,患者往往会进入一种昏睡状态,意识还没完全恢复。等慢慢醒过来,常常会觉得头痛、身上哪儿都酸疼、特别疲劳,而且对刚才发生的惊心动魄的一切,基本是完全没有记忆的。
遇到癫痫大发作,这几件事千万做不得
看到家人或朋友突然发作,心里急是肯定的,但有些错误做法反而会帮倒忙,甚至造成伤害。
- 不要强行按压抽搐的肢体:想着按住他让他不动?千万别!这样做很容易导致患者关节脱位、甚至骨折。
- 不要往嘴里塞任何硬物:老法子说塞筷子、塞勺子防止咬舌头,这其实非常危险!很容易撬坏牙齿,或者让碎片堵住呼吸道,引起窒息。其实发作时咬伤舌头的力度和严重程度,远没有这些错误操作带来的风险大。
- 不要试图强行喂水或喂药:患者在意识不清的时候,喂任何东西都可能呛到气管里,引起吸入性肺炎,危险得很。
- 不要掐人中、虎口:很多人情急之下会去掐人中或虎口,希望把患者“掐醒”。但其实这对于终止癫痫发作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反而可能因为用力过猛弄伤皮肤。
个人观点:基于看到的很多案例,我觉得面对大发作,最重要的原则就一条——保证安全,避免二次伤害。很多时候,不恰当的“帮忙”比疾病本身更危险。咱们保持镇定,做好保护,就是最好的急救。
正确的急救步骤,一步步跟着做
说完了不能做的,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记住下面这几个关键点,你就能冷静应对:
- 如果患者快要摔倒,尽量扶住他,缓慢让他平躺在地上或安全平面上。
- 迅速移开患者周围有尖锐边角、坚硬的家具或其他可能造成伤害的物品。
- 立即帮助患者侧卧,或者让他仰卧但将头偏向一侧,这样口水、呕吐物就能顺利流出来,不会呛到气管里导致窒息。
- 可以松开患者的衣领、腰带,如果戴着眼镜也取下来,让他能呼吸得更顺畅。
- 观察抽搐的具体表现(是全身僵硬还是抽动,或者都有)。
- 发作时间超过5分钟,或者连续发作,中间意识没恢复。
- 这是患者第一次发生大发作,或者发作时导致了明显的外伤(如严重摔伤)。
大发作以外的癫痫,还有哪些表现需要警惕
其实癫痫不只是我们印象中那种“大发作”,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些还挺隐蔽的,容易被忽略。
失神发作(小发作):这个在小孩里比较多见,表现就是突然“愣神”,动作中断,两眼发直茫然地看着前面,叫他也没反应,持续几秒到十几秒就突然结束了,然后又像没事人一样继续刚才的活动。因为时间短,症状轻,常常被家长误以为是孩子走神、不专心。
局灶性发作(部分性发作):这种发作是因为大脑异常放电只局限在一个小的区域。如果发作时意识是清楚的,就叫做单纯部分性发作,可能表现为一侧手脚或面部不自主地抽动,或者感觉身体某部分麻木、有针刺感,看到闪光,听到怪声等。如果发作时伴有意识障碍,就叫复杂部分性发作,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无意识的自动症动作,比如反复咀嚼、咂嘴、搓手、无目的地走动等,发作后对过程不能回忆。
癫痫持续状态:这可是急症、重症!指的是抽搐持续超过30分钟不停,或者连续多次发作,中间意识一直没恢复正常。这种情况会对大脑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必须立即送医抢救。
关于治疗和日常管理,北京专家有话说
癫痫的诊断,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发作时的详细情况、脑电图检查以及头颅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来综合判断。
治疗方法上,药物治疗是首选也是基础,大多数患者通过规范、长期地服用抗癫痫药物,病情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关键是不能自己随便停药、减药或者换药,否则很容易导致发作反复甚至出现更严重的持续状态。对于少数药物难治性癫痫,还可以考虑手术治疗、神经调控治疗(比如迷走神经刺激术)等方法。
生活中的管理同样重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过度疲劳很重要。尽量避开强烈的闪光刺激(比如某些电子游戏、迪厅的灯光)。情绪稳定,避免大喜大悲。饮食均衡,尽量避免喝酒、咖啡、浓茶等可能诱发发作的饮品。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相当数量的癫痫患者因对疾病认识不足或担心社会歧视而未接受规范治疗,这其实大大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正确认识癫痫,消除偏见,科学应对,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